宿迁

首页>地方频道>宿迁>要闻

宿迁全面开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

  2022年1月,宿迁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唯一全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2022年6月,《宿迁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出炉,标志着宿迁全面开启 “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建立一套价值核算体系、制定一批生态产品认定标准、探索一套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打造一批富民样板示范、形成一套稳定支撑机制、建成一个交易平台、制定一套生态建设绩效评价办法。”围绕《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宿迁高擎新时代的创新大旗,全力以赴,为全省乃至全国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赋予更多示范样本。

  核算+评估

  给“绿水青山”贴上价值标签

  作为全国唯一拥有“两湖两河”特定地理标识的设区市,宿迁最大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具备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基础和条件。

  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宿迁如何科学度量“绿水青山”所隐含的“金山银山”价值?又如何明确生态产品的内涵和分类?

  “生态产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结合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经验,生态产品是指由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分为物质供给类、调节服务类和文化服务类。”市发改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宿迁将通过构建行之有效的价值核算办法,给“绿水青山”贴上价值标签,在此基础上,制定一批生态产品认定标准,为探索今后宿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奠定基础。

  开展生态产品调查,摸清生态资源底数。《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进全市范围内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加快推进登记信息统一管理,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监测,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全覆盖,形成一整套自然资源权责归属明确的登记信息共享数据库。

  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评估,推动生态产品价格形成。《实施方案》明确,总结泗洪县“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经验,开展市域范围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试点,在总结价值核算实践基础上,形成一套宿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化体系。制定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标准、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探索具有宿迁特色的市内跨行政单元的区域生态产品价值价格形成机制。

  保护+开发

  让“绿水青山”永续增值

  “绿水青山”需要呵护,“金山银山”才能采之不绝。宿迁人深知,必须注重生态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同步发力、同向发力、综合用力,持续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新模式,才能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宿迁各地统筹推进保护修复,优化生态空间格局,优化生产生活环境,完善生态系统修复机制,打造美丽生态大公园,护住生态价值的秀丽底色。

  聚焦三类生态产品,宿迁探索建立一套生态产品的经营开发机制。

  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重点推广“人放天养、自繁自养”等原生态种养模式,最大程度保护生态产品的原始生长环境,并运用先进技术实施生态产品精深加工,拓展其产业链和价值链。

  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重点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发挥好山好水的优势,适度发展数字经济、洁净医药、电子元器件等环境敏感型产业。

  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制定形成生态文化旅游认定认证标准,加大生态推介力度,打造一批特色生态旅游品牌和线路,大力提升全市旅客年接待量,重点推进生态富民廊道与优美生态环境相融合,发展生态旅游业,实现生态价值的转化。

  《实施方案》明确,大力培育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生态产品品牌溢价,实施绿色制造试点示范,优化生态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打造长三角地区生态旅游度假精品城市,推进生态农旅融合发展。

  到2025年,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80%以上,全市创建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4个,省级绿色工厂24个,市级绿色工厂120个,初步形成绿色发展示范带动效应,全市游客年接待量达3500万人次。

  始终把生态富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宿迁聚力打造一批样板示范项目,带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让居民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中受益,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到202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5%左右。

  交易+考核

  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生态产品的价值经过核算后,如不能通过市场进行交易,那么也就空有“绿水青山”,难换“金山银山”。

  解决交易难问题,宿迁推动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宿迁依托宿迁绿色产业洽谈会、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运河品牌电商大会等招商“节会”,研究制定市域生态资产交易管理办法,加快探索建设宿迁生态产品交易展示平台,积极开展生态产品对接招商,促进生态产品供给与需求、资源与资本高效对接。

  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宿迁牢牢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纵向上,加快完善生态补偿办法,健全湿地、水资源、耕地等领域生态补偿措施,对提供优质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的地区加大补偿力度。横向上,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的原则,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促进生态产品生产区和消费区良性互动。同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提高破坏生态环境违法成本,着力构建“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

  长效推进工作开展,宿迁加快制定一套生态建设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实施方案》提出,要实行经济发展和生态产品价值“双考核”,形成具有宿迁特色的包含总值核算、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环境质量提升、生态保护成效等方面生态产品指标的高质量发展考核和评价指标体系。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宿迁矢志为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绿色动能”,确保到2025年,在全省率先探索出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生态基底更加厚实,生态产业规模得到壮大,生态优势越发彰显,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全省、全国样板。(记者 武蕾)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33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