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产业>旅游产业

临海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活”了

  原标题:古趣盎然又有烟火气,临海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活”了——千年古城 如何回春

  位于临海的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正日益迸发活力:今年3月,紫阳古街被列入省级高品质步行街试点;不时有乐队来此举办露天音乐会;国庆期间,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游客同比增长近60%……

  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面积3.12平方公里,主街三纵三横,延伸出50余条小巷,生活着2.5万居民。这片建在社区中的景区,是特点,但对于建设管理而言,也是难点。

  随着临海市主城区不断东扩,老城区常住人口结构逐渐老化,传统商业功能弱化,许多百年老店、酒坊、茶馆日渐冷落,部分传统文化、民俗风情、风味小吃等曾面临灭失的危险。

  发挥特点、突破难点,让古旧景区焕发新活力,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是怎样做的?近日,记者前往临海,探寻答案。

  重现昔日盛景 既要宜居也要保护传统

  “苔饼出炉啦!”紫阳街王天顺苔饼店,香气四溢,随着一声悠长的叫卖声,游客簇拥而至,排队品尝热气腾腾的特色小吃。“国庆期间营收17万元,较去年增长了25%。这几年,街上变化大,游客也多了,生意也一年比一年好。”店主感慨。

  紫阳街,是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的招牌景点。但在过去,这条千年古街房屋年久失修,夏天热冬天冷,更缺少卫生设施。“以前,电线跟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排水系统也老化了,我们住着不安全、不方便,游客体验也很差,一抬头就看见居民晾晒的衣裤,路上是乱窜的电瓶车。”居民罗素英说,“现在,我们都去固定晾晒点洗、晒衣服,还景区一个蓝天。”

  求变从4年前开始。多年来,临海一直下大力气保护紫阳街,一批历史建筑、古迹遗存被修缮。2016年,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估,拿到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敲门砖”。如何在古城建设5A景区?成了摆在眼前的难题。

  “把古城搬空重筑,是最简单的方案,但这样的城市只有空壳一张,没有市井韵味。”临海市文广旅体局局长王荣杰说。于是,临海一以贯之,保留基本格局和原住民,按照“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保护修缮宗旨,从城市宜居的角度,完善景区建设。当地先后投入15亿元,推进16大类涉及基础设施、核心景区提升、拆迁整治以及文化建设等270个项目。

  一番努力获得了回报:当地实施三线入地改造工程,让老城区彻底告别纵横交错的“空中蜘蛛网”,新建生态停车场将车位扩至1500多个,并把赤城路南段的现代6层民房改造成古色古香的两层小楼,建成一个集3家博物馆、文创基地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展示区。伴随着老城日新月异的蜕变,许多“老临海”由衷地感叹:“变美了,更有韵味了!”

  古城保护,既要保护其外在形式,也要保护其内涵。如何将有临海本地文化特色的店铺汇集于此?紧接着,一场恢复百年老店的行动在古城开展:王天顺海苔饼、张秀娟剪纸、永利木杆秤、岭根草编等一系列可吃、可玩、可体验的非遗项目在此“安营扎寨”。如今,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共恢复百年老店10余家,传统店铺60余家。

  除了这些有浓厚文化底蕴的老店,住在这里的居民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106岁的徐志友老人就住在紫阳街59号,他总会搬一张椅子坐在家门口晒太阳,与游客聊天。“我的老屋住了四代人,门口的青石板路,始终还是当年的样子,你知道这条街为什么叫紫阳街吗?”他虽然耳朵不灵,但聊起过往,总是滔滔不绝。

  注入青春活力 吸引青年文创产业入驻

  “本想在上海找找合适的店铺,没找到。当时,临海老家成了旅游区的核心,家中空置的两间店面,正符合自己的要求。”今年9月,临海人江芳带着家人离开上海,在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开了一家猫咪主题的咖啡茶艺店——喜榶。一杯清咖搭配荷花酥等宋式糕点,与身后的古朴老街分外合拍。很快,这里便成了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店。

  在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打量排排商铺前系着围裙的店主,有了许多年轻的面孔。“但在多年前,可不是这样。”在江芳的印象里,住在古城的多是老人,游客的年龄也偏大。

  “留得住青年,古城就会更有生气,这份文化就能传承得更好,而这也正是升级版古城保护需要发力的关键点之一。”王荣杰说,为此他也一直在思索。

  2017年,临海市推出扶持台州文化旅游区业态发展的实施办法,出台一系列补助政策,吸引影视文化类、青年文创类、休闲慢生活类产业入驻,以招徕更多年轻、有活力的群体。

  来自山西的年轻人王伟就是一位入驻者,他将永安路一座废弃厂房改造成青年创客聚集地——“五月工坊”,并推出了一系列活动。王伟发现这座古城有许多老手艺人,却鲜为人知。如何传承当地的老手艺和传统文化,成为他的一桩心事。于是,“五月工坊”推出“临海百工计划”,以视频的形式一期期讲述手艺人背后的故事。然后创办“百工”展,推出“百工”主题文创产品,为“老手艺”赋能新思维、新活力。

  还有许多年轻人像王伟一样,从异地来到临海生活、创业。受其影响,渐渐地,游客的年龄结构也悄然发生变化。2020年1至9月,据智慧旅游系统统计显示,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40岁以下年轻游客占比达76%,同比提高了50%。

  撬动夜间经济 拓展消费的空间和时间

  历史韵味浓厚的台州府城,活跃着最“新鲜”的现代业态因子,绘出“沉浸式旅游”新蓝图。

  “没想到,走在千年古街上,还会邂逅机器人。”今年国庆期间,杭州游客范静沿台州府城墙一路攀登,国字脸的Magic拍摄机器人和沿线的摄像头捕捉到她旅行的精彩瞬间。她扫扫二维码,就自动生成了个人旅行Vlog。“花费9.9元,便能下载Vlog发朋友圈了。”

  这是今年9月,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联合阿里云推出的景区专属短视频产品——阿里云Vlog。“该产品集智能采集,智能生产,智能分发于一体,利用AI算法和AR互动等新技术,能让游客轻松获取高质量的专属Vlog。”临海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峰说。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4年前,景区里大多为杂货、五金、小吃店,存在业态单一、游客体验度不足、消费层次低端等问题。

  如何培育旅游消费新场景,开拓新业态?智慧景区,成为改造提升的关键词。自助的游览定位、客流监测全覆盖、多种语言翻译……2017年,临海启动建设“智慧景区”工程,利用“互联网+”赋予古城新内涵。景区中的非遗专题馆、博物馆引入了新型互动形式,AR导览、AR文创、AR体验让沉寂的历史发声。

  景区有机更迭,新业态逐步进场。除了星巴克、新荣记、概念书店、文创中心、网红杂货铺等相继落户紫阳街,影视文化新业态也悄然在古城萌芽。近日,知名导演柳云龙谍战小镇及黑晶石影视文化工作室落户台州府城,谍战互动游戏将与台州府城建筑有机融合,碰撞出新兴的火花。

  既要从空间上拓宽消费业态,又要从时间上延长消费链条。原本的古城,随着夜幕降临就渐渐沉寂。如何释放古城的夜间魅力,成为急于求解的难题。2019年,临海斥资2000万元匠心打造景区亮化工程,赏府城夜景成为游客、居民放松休闲的时尚活动。

  “夜里的台州府城有着与白天截然不同的另一面!”居民胡金兰向远道而来的亲戚朋友介绍着“夜临海”。随着星星点点的灯光亮起,古城的民宿、咖啡厅也迎来了客流高峰,闹中取静的府城客栈迎春里、三抚一宅民宿等住客爆满,国庆假期,房间早在一个月前就预订一空。18R咖啡快闪店在众目期待中开张迎客,举着水墨风格的咖啡杯和眼前的紫阳街景合影,成了古城青年的招牌动作。

  如今,古趣盎然的台州府城,游客纷至沓来,居民怡然自得,每个人都是彼此眼中的风景。古城焕发新活力,临海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同时也提供了更多思考的可能。(记者 金晨 市委报道组 陈耿 共享联盟临海站 金晓欣)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010
收藏
分享